当前位置:地图标注资讯2020年度中美两国的科学实力对比
2020年度中美两国的科学实力对比
2022-05-27

科学研究的成果,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学术论文。一个国家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这些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是反映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美国的《科学》和《细胞》杂志与英国的《自然》杂志,是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最有知名度和最负权威性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世界影响力。《Cell》《Nature》和《Science》三家首字母的简称是 CNS,CNS 刊发了多数诺奖得主的原创性论文。 所以,我们先来看一下CNS 的论文发表情况: 从这个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 CNS 的论文总量上我们和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和英国、德国基本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且今年我国的表现非常亮眼。 但我想说,CNS 虽然在学术界有着耀眼的光环,但如果我们只看这三本顶级期刊,就片面了。这世界上优秀的学术期刊还有很多很多,其实有很多细分领域的学术期刊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点都不比 CNS 差。 还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指数叫做“自然指数”。它是《自然》杂志的发行者自然出版集团提出的一套衡量国家或研究机构基础科研产出的指标。他们挑选了 82 本一流期刊,统计每个国家或研究单位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以及这些论文的影响力。统计方法称为 WFC,发一篇论文得 1 分,但如果一篇论文的作者分别来自多个国家,则每个国家平分1分(例如各得 0.5 分)。另外考虑到天文学领域的文章总数远高于其他领域,因此该领域的论文数量要乘以 0.2。这个指数始于 2015 年。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得出结论:在范围更广的自然指数排名中,目前中国稳居全球第二,而且正在和第三名拉开差距,快速接近美国。也许你会提出,论文不能光看数量,还要看质量。我国发表的科学论文的质量到底如何呢?衡量论文质量的一个最基本参数就是被引用次数。2014 年的时候,《人民日报》曾撰文指出[1],中国发表的论文 35% 以上从未被引用。 不过,短短数年之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我国科技论文的最新统计情况显示[2],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排名也已经是世界第二。 刚才说的都是好消息,下面也要说一些不好的消息。目前我国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发文数量虽然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我国的学术诚信指数却与我们的自然指数并不匹配。 在谈数据之前,我先举一个案例:2017 年 4 月,自然出版集团宣布撤回 107 篇发表在《肿瘤生物学》期刊上的论文,而这 107 篇医学论文的主要作者均来自中国。经过三个月的彻查,7 月 27 日,科技部宣布了处理结果[3],共涉及作者 521 人,其中 486 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类似的学术丑闻,最近这几年也屡屡传出,甚至在国外还诞生了职业学术打假人,来自中国的论文是他们重点关照的对象。 著名的《科学》杂志 2018 年 10 月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论文撤稿的研究文章[4],我很遗憾地看到,中国的论文撤稿率是万分之五,排世界第七位。前六名分别是:伊朗 14/10000,罗马尼亚 10.4/10000,新加坡 7.8/10000,印度 7.5/10000,马来西亚 6.8/10000,韩国 6/10000。第八到第十名分别是土耳其、南非和荷兰。

地图标注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